海啸来临模拟器破解版(海啸逃生模拟器)

hacker|
75

为什么会发生海啸?如何预防?

因为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海底滑坡和气象变化引起的破坏性波浪,海啸以每小时700~800公里的速度,数小时内可以渡过大洋的波长达到数百公里,在能量损失小的广阔海洋中,波长不足1米,但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变短,波长急剧上升,达到数十米,形成极小的能量损失。海啸主要受控于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和波浪特征,海浪冰墙每隔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就会重演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去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世界范围的海啸区域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世界记录了约260次破坏性的海啸,平均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其中80%左右是发生在环太平洋的地震海啸。此外,日本列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地震约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海啸最严重的国家。

  那海啸如此可怕,应该如何预防?

首先,物理基础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是地震波比海啸传播得快。地震纵波即P波的传播速度约为6~7千米/秒,比海啸快20~30倍,远距离的地震波比海啸早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其数值取决于震中距离、地震波和海啸的传播速度。举例来说,当震中距1000千米时,地震纵波可达2.5分钟左右,而海啸要走1小时以上;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在22小时后才抵达日本海岸。

  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海啸传播速度差异引起的间隔时间分析地震资料,迅速准确地确定地震参数,与可能引起海啸的海域预设的压力计(不仅应该有压力计,还应该放在海底的压力计)合作,判断地震是否引起海啸和海啸的可能性很高。然后,根据水深图、海床地形图和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海岸地区的地形、地形特征等相关资料,模拟海啸到达海岸的时间和强度,利用卫星、遥感、干涉卫星孔径雷达等空间技术监视海啸在海域传播的过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海啸警报信息传递给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居民通过这种方式,在海啸袭击时,可以挽救数以千计的生命,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

  海啸预警是可靠的物理基础,不仅理论上可行,而且实际可行,已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例如,1946年,海啸在夏威夷的“光明”城市(Hilo)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1948年在夏威夷设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有效避免了之后海啸可能造成的损失。如果印度洋沿岸国家可以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前建立海啸预警系统,那么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引发的印度洋海啸绝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上述海啸预警对于“深海海啸”来说是比较有效的。但对“近海海啸”(亦称“本地海啸”)即引发海啸的海底地震非常接近海岸,例如仅有几十到几百千米的海啸,而时间间隔仅为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而较难发出预警,这是因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和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所造成的间隔。

  地震会引发海啸,所以地震监测系统要为海啸提供预警信息。对于太平洋沿岸、印度洋等全球地震易发地区,应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网。

其次地震海啸最早的信号是地震动强烈,而地震波在到达时会有一定的时间差,这有利于人们防患于未然。如果发生强烈地震,请不要靠近海岸,河流入口。1.如果听说了附近的地震,要做好防范海啸的准备,要注意电视、广播新闻。切记,地震发生几小时后,海啸有时会离震源数千公里。2.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出现异常波动、海平面明显下降或有大浪袭击时,应尽快撤离海岸。3.海啸发生前海水退去时,往往会留下许多海洋动物,如鱼虾等,形成浅滩,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4.海啸发生时,海上航行的船舶不能返回香港或靠岸,应立即驶往深海,深水区比海岸更安全。5.每个人应准备一个急救包,并应备有足够的药品、饮用水和72小时内使用的其他必需品。这种情况适用于海啸、地震和所有突发灾害。

  最后是海啸自救互救1.如果在海啸中不幸落水,应尽可能地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并注意避免与其他硬物体碰撞。2.在水中不能举手,也不能乱动,尽量减少移动,能浮在水面上随波漂流。这既能避免沉没,又能减少身体能量的不必要消耗。3.海水温度偏低时不要脱衣服。4.身体内热量过快散失,尽量不要游泳。5.避免饮用海水。水不仅不解渴,还会产生幻觉,导致精神障碍甚至死亡。6.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其他落水者保持距离,这既有利于相互帮助和鼓励,也因为救援人员更容易发现目标。7.人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散热会导致体温下降。淹死的人被救上岸后,最好用温水来恢复体温,无条件时也要尽量裹被、毯子、外套等保暖。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局部加温或按摩的方法,更不能给落水者饮水,饮酒只会使热量迅速散失。适当喝些糖水对补充身体水分和能量有好处。8.落水者受伤时,应采取止血、绷带、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9.记住要及时清除鼻腔、口腔和腹中的吸入物。具体做法是把肚子放在大腿上,从后面按压,排出海水等吸入物。如果心跳和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

海啸和水灾还有预防知识

(二)海啸来临时如何逃生?

海啸与海底地震有关,可引发高达30米的巨浪,在沿海地带会造成巨大破坏。

感觉强烈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

不是所有地震都引起海啸,但任何一种地震都可能引发海啸。当你感觉大地发生颤抖时,要抓紧时间尽快远离海滨,登上高处。不要去看海啸---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

(三)目前国际上有没有预防海啸的预警机制?

目前全球已建立了国际海啸预警系统。该系统是1965年开始启动的,此前的1964年阿拉斯加一带海域发生了里氏9.2级的地震,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袭击了大半个阿拉斯加。海啸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开始启动这一研究。后来,太平洋地震带的一些北美、亚洲、南美国家,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法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先后加入。

据介绍,国际海啸预警系统一般是把参与国家的地震监测网络的各种地震信息全部汇总,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并设计成电脑模拟,大致判断出哪些地方会形成海啸,其规模和破坏性有多大。

基本数据形成后,系统会迅速向有关成员国传达相关警报。而一旦海啸形成,该系统分布在海洋上的数个水文监测站会及时更新海啸信息。

海啸来临前的预兆是什么?人们该做好哪些预防措施

海啸前兆指海啸发生或登陆前的的预兆。地震引发的海啸登陆之前,会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宏观前兆现象,在海边生活、工作、旅游的人们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

常见的海啸登陆宏观前兆现象大致有四种:

1,是海水异常的暴退或暴涨;

2,是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白色,其前方出现一道长长的明亮的水墙;

3,是位于浅海区的船只突然剧烈地上下颠簸;

4,是突然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大响声,在夜间尤为令人警觉。

其他的还有大批鱼虾等海生物在浅滩出现;海水冒泡,并突然开始快速倒退。

(复制于《搜狗百科》 ,仅供参考,如有错误 ,本人负责 。)

如果海啸来临时,船只正在海上航行,怎样做

如果海啸来临时,船只正在海上航行,船舶要向远离海岸的方向行驶,切不可靠近海岸。

当海啸来临时没有一滴水是无辜的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为海啸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每一滴海水都是有责任的,都不能因为自己只是一滴水,无足轻重而逃避责任。因为海水是由一滴滴水汇聚而成的。

海啸来临船只正在海上航行,船只该怎么办

海啸来临船只正在海上航行,船只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因为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大和湍流急,而深海区的海啸落差相对较小、湍流也相对平缓,将船只开往此处更为稳妥,安全系数也更高。

海啸逃生

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广播新闻。

应当时刻准备一个急救包,里面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海水异常退去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

3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10-10 下午 02:20:18

    为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而较难发出预警,这是因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和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所造成的间隔。  地震会引发海啸,所以地震监测系统要为海啸提供预警信息。对于太平洋沿岸、印度洋等全球地震易发地区,应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网。 其次地震海啸最早的信号是地震动强烈,而地震波在到达

  • avatar
    访客 2022-10-10 下午 08:30:27

    海啸预警系统。该系统是1965年开始启动的,此前的1964年阿拉斯加一带海域发生了里氏9.2级的地震,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袭击了大半个阿拉斯加。海啸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开始启动这一研究。后来,太平洋地震带的一些北美、亚洲、南美国家,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

  • avatar
    访客 2022-10-10 下午 01:57:20

    注意,就可以发现。常见的海啸登陆宏观前兆现象大致有四种:1,是海水异常的暴退或暴涨;2,是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白色,其前方出现一道长长的明亮的水墙;3,是位于浅海区的船只突然剧烈地上下颠簸;4,是突然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大响声,在夜

发表评论